特种气体泄漏事故摘录[图]

深圳一外轮液化气泄漏 现场禁开手机防爆炸 2003-01-22  南方都市报 事发外轮(圈中所示)停泊在码头边      本报讯(记者陈文定) 昨日下午3时许,停靠在蛇口赤湾液化气码头的一艘千吨液化气外轮发生液化气泄漏,海事部门和消防部门紧急出动救援人员和器械,力图控制液化气的泄漏,至记者发稿时,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救援人员称,因担心静电致使液化气燃烧并导致爆炸,只要进入液化气区的人都被告知严禁打开手机。   码头轮船紧急疏散据目击者吴先生称,他们公司的液化气轮原来停靠在蛇口赤湾油气 库的液化气码头里,昨日下午3 时许,他突然接到油气库的指示,要求尽快将公司的液化气轮转移。“他们说有艘装满液化气的千吨外轮发生液化气泄漏,消防轮即将前来施救。”吴先生说,20多分钟后,近10辆消防车呼啸而来,停在了蛇口赤湾油气库大门外。与此同时,海事部门的领导也赶到现场,指挥施救。   消防轮游弋待命记者于晚上7时许赶到蛇口赤湾油气库,油气库的大门口停有两辆消防车,门外则有工作人员封锁,不让闲杂人员进入。一位自称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对记者称,由于泄漏液化气的外轮停在码头,消防车无法靠近,只能调来消防轮在该船附近巡逻,准备应付突发事故。据他称,消防部门和海事部门的领导正在油气库里指挥援救,油气库内严禁任何人打开手机,“以防产生静电而导致液化气燃烧甚至爆炸”。       灯光聚焦外轮船体由于记者无法进入现场,在熟悉油气库周边地理环境的吴先生带领下,通过绵延的山路爬上了一座陡峭的小山。从摄影记者的长焦镜头里看到,事发的外轮船体被灯光照得很亮,一艘消防轮在其左方不远处停泊,正前方则有两只拖船停泊着。岸上有三三两两的人影移动。记者联系上深圳市海事局一位负责宣传的处长,欲了解“液化气泄漏”这一事件的详情,但由于该处长没在现场,他便将正在指挥救援的南山海事处陈处长的手机号码给了记者。记者随后拨通了号码,但未拨通。   煤气泄漏烟呛乐山大佛 距大佛只有100多米 2004年05月04日  天府早报         《天府早报》报道,昨天上午10时15分,乐山大佛景区前山门旅游广场工地发生煤气泄漏,上千辆车被堵塞,约2万名旅客滞留一个半小时。据乐山公安消防支队介绍,事发地点离大佛直线距离在150米到200米之间。接到报警后,6辆消防车、60余名消防官兵10分钟内赶到了现场,采用轮流供水的方法,从景区里取水,对着腾起3米多高的白色雾状气体喷水,以稀释煤气。现场勘明,该煤气管道是从离事发地点约50公里的乐山市五通桥区金山镇引气的,经过协调,金山镇的总阀门关闭,上午11时,现场险情排除,11时30分,堵塞的车辆开始通行。       在这一个半小时内,从重庆、宜宾、自贡等线路过来的车辆都被堵塞,据估计,堵塞的车辆有上千辆,车龙达到2公里,滞留旅客约2万人。乐山立即出动警力维持秩序,现场旅客情绪稳定。刺鼻的气味飘进车里,导游和旅客都被呛得咳嗽起来。司机周先生说:“我抬头一看,工地上腾起一团团白色气体,有两三米高。”周先生和他后面的旅游车都滞留在公路上,从开始堵车到消防人员清理完现场重新通车,估计有一个多小时。” “旅客们并没有什么抱怨的话,还有些旅客开玩笑说,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只当是旅游中又多了一‘景’。”   实验操作不当 福州光气泄漏毒倒260 2004-06-17      福洲新闻网             位于福州市杨桥路上的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物构所)一下属企业6月15日因实验操作不当,造成有毒光气泄漏事故。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260人送医院救治。经福建省立医院积极治疗,目前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有明显改善,但重症患者尚未脱离危险期。目前事故现场毒气泄漏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260人入院检查50多人肺部受损
  据福建省物构所办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6月15日上午9点半左右,位于研究所大院内的一家下属企业在实验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发生有毒气体——光气泄漏,从当天傍晚起,该企业员工陆续出现咳嗽、口干、流泪等症状,被先后送到福州空军医院和省立医院救治。
  据记者了解,最先被送到福州空军医院救治的一名长乐籍员工,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所有接触到光气的员工都被送到福建省立医院。截至6月16日上午10点,福建省立医院共收治260名接触到毒气的人员,其中一人因呼吸困难、严重缺氧被送入重症病房抢救,另有50多人出现肺部损害。其余人症状较轻,均留在医院观察。
  据该院内科一位主任介绍说,病人吸入的是一种叫“光气”的高毒气体,其毒性为氯气的10倍,吸入后会损害人体肺部,导致肺部水肿,造成肌体严重的缺氧窒息。
  ■医生对光气了解不足医院已启动应急预案
  记者赶到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只见急诊科内异常繁忙,2楼至4楼的走廊上、病房里到处都坐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他们有的在挂瓶,有的在拍X光片,有的在测量氧饱和度。据福建省立医院急诊科专家介绍,由于平时很少接触到光气中毒事件,对光气了解不足,给抢救带来一定的难度。从目前收治人员的情况看,光气中毒会引发以呼吸系统急性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大部分中毒人员初期症状为胸闷、咳嗽以及头昏等,严重的会引起肺水肿。
  据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朱鹏立介绍,医院15日晚已经启动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开放绿色通道接收病患,召集所有相关科室的医生组成了60多人的抢救队伍,并约请专家对病患进行会诊,制定出治疗方案,确保不死人。
  ■中毒者描述事发经过吸入“怪气”后头晕咳嗽
  6月15日晚9点30分,记者在福建省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内看到,一位从武汉大学毕业来物构所工作的年轻男子说,当时他正和同事在物理楼的一层实验室内做实验,突然听到对面的化学楼传来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随即他也吸入了一口“怪气”,猛地咳嗽几下,感到异样的他往外就跑,可惜在附近停了一会儿又吸入几口气体,之后就感到头晕头痛。
  一位中年男性职工对记者说,事发当时,在家里的他闻到一股异味,只见实验室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纷纷往外跑,他起初并不太在意,只感觉喉咙很难受,头有点痛,傍晚时分,物构所工作人员通知他全家人到医院检查。这名职工埋怨道,其实发生光气泄漏后,物构所应该迅速通知住户离开现场,减少吸入毒气的时间。
  一位老人告诉记者,早上9点多,他听到外面杂乱的吵叫声,打开窗户时吸入了几口“怪气”,咳嗽了几下,感到全身难受。
  ■资料:光气
  光气又称碳酰氯,无色气体,有腐草臭味,剧毒。毒性为氯气的10倍   环境中的光气主要来自染料、农药、制药等生产工艺。光气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入可致肺水肿。毒性比氯气约大10倍,但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在生产条件下以急性中毒为主,主要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吸入光气后,发生典型的刺激症状。初为干咳,几小时后加重,轻者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眼结膜刺激和头痛、恶心等;重者可发展为肺水肿、呼吸困难,甚至出现休克。   陕西渭南液化气泄漏导致3000民众紧急撤离 2004-06-25  华商报             消防战士向出事液化气罐喷水        92岁的张老汉被家人用架子车推到村外       液化气被倒罐后安全转移       6月24日零时许,位于渭南市开发区周家村旁的“陕西省化工总厂液化气站”内的一个15吨液化石油气罐发生泄漏,毒气持续扩散近7小时,附近村庄受到严重威胁。事件发生后,渭南市119、110接警后,紧急出动约200名消防战士和公安干警,对泄漏气罐降温堵漏,组织方圆2公里内3000多名群众撤退。所有人员在恐惧中等待紧急状态解除,到昨日早上6时40分左右,液化气罐封堵成功,9时30分,液化气罐恢复安全,群众开始陆续返村。   6时许,在周家村口,记者看到渭南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治安支队、临渭区公安分局和开发区公安分局、渭化厂的共计10台消防车、80多名消防战士不断在村口与事发现场穿梭,一辆接一辆的消防车将水运到液化气站门口。   7时许,开发区公安分局兴陕路派出所有关民警告诉记者,当晚接到“110”命令后,他们所里所有值班民警全体出动,凌晨2:05就到达现场。还未到达事发现场就闻到了强烈刺鼻的恶臭味道。一些消防战士已经开始在周家村以南的地方担任警戒任务。所长李相利说:“到了现场后,我们就往味道最大的地方走。老远的地方就听到‘咝咝咝……’不断冒气的声音。离液化气站很远就看见有一股白色气体喷出来。液化气泄漏了!我们赶紧要求所有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当时要求所有的村民严禁使用任何电器,不许开灯,不许有明火。由于情况比较紧急,我们立即向分局领导请示,随后不久,正在参加‘大练兵’的30多名民警在分局领导带领下,也迅速赶到现场。”   8:30左右,消防支队政委告诉记者事件发生的简要经过:23日晚液化气站正在卸载液化气的时候,工作人员忽然发现有泄漏现象发生,于是他马上停止卸载,并且用一件衣服裹住了泄气点。后来消防人员经过现场侦查后发现,衣服裹住的地方已经结冰冻结,大量气体仍然在不断外泄。在高压水枪的掩护下,消防队员发现泄气点是由三个小沙眼形成的。于是消防战士立即按照预定方案用木楔子堵漏。刚堵住不久,在强大的压力下,三个小沙眼又合并成了一个大一些的洞口。于是消防战士实施二次堵漏,迅速成功地将洞口堵住,并且及时将残余气体进行倒罐转移。这次堵漏非常成功。消防一中队曲天明指导员一直与其他战士奋战在第一线,他告诉记者,出动的10辆消防车,最大的每车装水14吨,最小的4吨,几乎每辆车都来回拉水6次以上。      昨日下午5时,记者再次来到距离液化气站百余米远的红星村、桥村,两村已经恢复了平静,巷道里有人在遛狗,而不少村民聚集在一起,谈论着一天的“逃难”经历,都觉得这个液化气站离大家住的地方太近了,总感觉像个炸弹安在身边,怪害怕的。   吉林发生丙烯泄漏事件 万名群众紧急撤离 2004-06-27  城市晚报 铁路停运万名群众紧急撤离      城市晚报吉林市电 王静 杨树林 6月26日凌晨5时50分左右,一辆满载丙烯的23吨罐车在行至吉林市龙潭区合肥路与胜利桥交会处的一公铁立交桥下时,因车体超高,罐身卡在桥下,导致车内大量易燃易爆的丙烯气体发生泄漏,现场情况危急。附近路段被封,事故现场周围停电、禁火,上万名群众被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消防、公安、交通、铁路等诸多相关部门赶到现场,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截至上午11时02分,罐身泄漏口被成功堵住。此次事故造成吉林至哈尔滨、五常的部分列车和客车停运长达5小时。   23吨罐车被卡 丙烯气体外泄   当日早7时许,正是上班高峰期,记者赶往事故现场时,一辆辆消防车也呼啸着向事故现场驶去,距现场1公里的路面上出现塞车。远远的,记者看到现场已经被警方封锁,数百名群众站在警戒线外。走近时,异味扑鼻而来,记者看到,一辆车号为黑E31155的大型罐车卡在公铁立交桥的桥洞里,上百名消防战士正在对发生泄漏的罐车进行冷却和稀释有毒气体。泄漏处一侧紧邻吉化化肥厂、丙烯厂;另一侧有吉林市50中学、江北机械厂子弟中学和许多居民小区;上方是通往吉化的30万吨乙烯管线和供气、自来水管线。一旦发生爆炸,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吉林市委、市政府、消防、公安、环保、铁路等多个部门的领导已赶到事故现场,研究解决方案。   丙烯气体易燃易爆十分危险   据现场目击者、一化工厂工人介绍,大约清晨6时许,这辆大型槽罐车行至立交桥下时,“咔”地一声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他就闻到了呛人的气味,一位的哥拨打了119报警。据现场的消防官兵介绍,他们6时01分接警赶到现场时,由于丙烯气体易燃易爆,所以在没有解决办法之前,只能先用水枪对气体进行稀释,冷却。   司机以为罐车能从桥下通过   据该车司机介绍,这辆车是大庆市安顺公司的营运车。容量为23吨,车高约3.2米,车内装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丙烯。该司机说,大约5时50分许,他驾车通过该桥时,看到桥的限高为3.6米,他当时以为自己的车可以通过,但车头开进桥洞就被卡住了,车上的法兰盘从根部折断,车内丙烯大量泄漏。   现场一位指挥人员分析说,车被卡住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立交桥的建成时间较长,多年的维修使路面被垫高,造成限高高度不够,致使罐车被卡住;一是车辆超高所致。   附近上万群众紧急撤离   由于现场泄漏的是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上午8时许,事故现场周围的疏散工作开始,由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的130多名交警对附近江北机械厂子弟中学、吉林市50中学的数千名学生和江机住宅区18号、19号、20号、21号楼的上万名群众进行紧急疏散。同时将警戒范围扩大到向南200米,西面1公里的范围内。   吉林至哈尔滨的多辆火车停运   据吉林北站的一位值班站长介绍,由于该路段是吉林到五常的必经之路,已经有4列列车因此停运,一辆吉林—五常的客车受到影响。   前3次堵漏均告失败   8时30分,由吉林市委、市政府、消防、公安交警、环保、铁路、中油吉化公司等多部门组成了现场指挥部。由于空气中的丙烯浓度在1%-15%时,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爆炸;另外,挪动罐车必须启动手刹车系统,极有可能产生静电或火花造成爆炸,倒罐也无法进行。基于以上原因,指挥部迅速制定了多种方案,一是继续组织技术人员对漏点进行堵漏;二是选址。如果堵漏不成功,则将罐车挪到空旷地带进行掩埋。   9:10,中油吉化物流抢救车赶到现场。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方案开始实施。9:11,技术人员准备为刹车系统充气。   9:15,负责托运、倒罐的专用车辆抵达现场。9:20,公安干警从附近的派出所和居民家拿来四五床棉被,浇湿后堵在泄漏口处,以暂时缓解丙烯泄漏。   9:28,参加抢险的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来到罐车附近,堵漏工作开始。   9:40,去给罐车选掩址的工作人员返回,地点初步选定华丹大街5公里外的一个稻田地。附近无人居住,经过技术核定,符合掩埋要求。   9:45,指挥部派人到选定地点进行排查,要求附近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10:00,无法靠近事故现场的记者看到,消防特勤人员在立交桥下勘查罐区泄漏点的情况,多支消防水枪一直未间断给罐车降温。   10:15,一位刚刚从罐区事故点返回的抢险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场已进行了3次堵漏行动。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指挥部决定,制作模具再次堵漏。   第4次,模具堵漏成功了   10:50,太阳开始烘烤大地,气温越来越高。现场指挥部传来撤离命令,包括警车、暂时候命的消防车、大部分警力、记者在内的大部分人员撤离到警戒线外的安全地带。模具堵漏开始,同时负责压运、冷却、领路的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做好了堵漏失败即将罐车转移的准备,抢险工作进行到至关重要的阶段。   11:02,“模具堵漏成功”,罐车一点点退出桥洞。11:30,罐车顺利开出警戒区,警戒线撤除。罐车被“押送”到丙烯厂进行处理。历时5个多小时险情成功排除,现场无人员伤亡。   罐车超限导致被卡       据了解,此次事故共出动12个中队,41台消防车,240多名消防官兵。据消防官兵介绍,该罐车的高度超过了3.6米,导致车辆法兰盘与桥底部碰撞发生泄漏。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辽宁盘锦一住宅楼发生液化气泄漏大爆炸 2004-07-06 东北新闻网                                   起火点               4辆消防车赶到现场进行紧急大救援     不少居民被玻璃划伤       东北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 王妮 7月6日上午8时45分,辽宁省盘锦市欧式小区M楼发生液化气泄漏事故,瞬间发生大爆炸。8时50分,本网特约记者赶到现场,只见从6楼的窗户里,往外冒出滚滚浓烟。火舌随着微风一个劲儿地向外舔,楼下看热闹的居民多达数百人。地面上的碎玻璃到处都是,地上的铝合金窗户框横七竖八。五、六、七楼的阳台窗户都被炸得散了架子……   在楼后方,记者发现,一个电饭锅被炸飞了出来,里面还残留着淘过的大米,看得出来,这家人正在做饭,就出事儿了。爆炸的楼房为居民楼,共计7层,一楼为门市房,二楼以上为住户。爆炸点是位于2单元601室,爆炸瞬间波及到2个楼口,54户居民,还有四、五个营业网点。从整体看,这栋楼房前后玻璃大面积炸毁。此外,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致使前后两栋楼的大部分住户的玻璃也不同程度地被炸毁。据一位姓周的老大爷讲,事发时,他正在楼下行走,突然之间,听到“砰”的一声,没等醒过神来,又一声巨响,在头顶响起,抬起头,吓得他魂飞魄散,一股浓烟过夹着一串火苗从一家窗口窜了出来。       另据一位姓王的老大爷讲,事发时,一个男子地从楼上被崩了下来,双手双腿已看不清楚,血肉模糊,随后,被送往辽河油田中心医院抢救。在现场,记者也看到不少居民被玻璃划伤,但没有住医院,只是进行简单地处理包扎。9时整,4辆消防车赶到现场,随即与火魔展开斗争。不到10分钟,明火被扑灭,然而屋内仍然冒着烟。又过了10分钟,大火被彻底控制住。随后,盘锦市有关领导赶到现场进行指挥抢险救援。截至记者发稿时,崩伤者正在医院抢救,仍然昏迷不醒,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某液化气充装站爆炸事故(图) 2004-12-05                                  汽车罐车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                                  气相装卸软管的橡胶软管与快速接头的连接处发生脱落                  罐车轮胎烧坏造成车辆损坏 一、事故简要经过       在某公司内,一辆装满10吨液化石油气的汽车罐车在向该公司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卸液过程中(操作压力为0.5MPa),发生了储配站与汽车罐车连接的气相装卸软管脱落事故,导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并引起燃爆,造成罐车轮胎等烧毁,所幸无人员伤亡。 二、事故现场情况 发生破坏的装卸软管型号为BY-966,DN25mm,PN4.0MPa,出厂日期2001年12月,有合格证书。事故现场发现,气相装卸软管的橡胶软管与快速接头的连接处发生脱落,橡胶软管外表面的橡胶已被烧光,罐车轮胎烧坏造成车辆损坏。 BY-966软管的设计、制造是按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主编的«煤气设计手册»中管道连接件的规定,而现在使用介质是液化石油。该根软管已使用三年零一个月,期间未做气压试验检查。       据查:该液化石油气的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为1.62MPa;根据《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第48条4款要求:“装卸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该装卸软管的公称压力未达到上述要求。 三、原因分析 事故性质属于装卸软管的快速接头与橡胶软管分离脱落造成液化石油气从气相管泄漏而引起的爆燃火灾事故。由于装卸软管的快速接头与橡胶软管连接是靠接头与橡胶管过盈配合的摩擦力和压紧螺帽的径向压紧力完成,因此,造成分离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由于该装卸软管已用了三年多,橡胶管老化,缺乏足够弹性,而装卸时因为快速接头一直反复受到扭矩作用,加上使用不当,最终造成橡胶连接处脱落分离。 (2)装卸软管可能受过外力,存在损伤等隐患,因而造成连接处拉坏脱离。 此次事故主要原因属管理上未按规定对装卸软管进行定期检查以及在事发时,汽车罐车和储配站操作人员未按该公司的«罐车装卸液监护制度»和专业运输公司的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卸液操作,擅离岗位,现场无人监护,事故发生时也未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造成时间延误,致使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燃爆。                                                                                                     —摘自上海质监局网站   氧气钢瓶爆破事故 一、事故简要经过   某气体产品有限公司在对气瓶进行定期检验时,氧气钢瓶在水压试验保压阶段突然发生瓶体爆破,爆破时的压力为22.5MPa,所幸无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缺陷层产生原因:气瓶在热冲拔加工的制造过程中,生成局部缺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复充装,导致反复加压,以及由于氧腐蚀等因素,使原有缺陷不断扩展,致使气瓶在爆破口处的实际有效壁厚减薄,最终导致气瓶水压试验破裂。因此,气瓶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氧腐蚀,是导致气瓶水压试验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事故          2005年,某能源有限公司草高路供应站将10只规格为2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送至某火锅店。该日凌晨,其中一只钢瓶发生了爆炸的严重事故。经上海市特种设备事故调查中心分析:由于库房内堆集有纸板箱等易燃物品,现场勘察经过燃烧。如果液化石油气钢瓶受环境影响温度>60℃时,则钢瓶就会被液体充满,若温度继续升高,瓶内压力就会发生急剧变化当温度超过65℃时,即瓶内的总压力已超过了钢瓶的爆破压力。故该事故为气瓶超压爆炸。超压原因不排除气瓶充装过量和先烧后爆的因素。同时钢瓶质量存在问题。事故瓶爆炸形状和爆破位置 ,水压爆破试验爆破瓶破口在阀座角焊缝上.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